在web2.0風潮下,數位科技創造出由無數網友串起織網路經濟,顛覆了傳統消費者習慣,也改變企業行銷傳播策略,因此許多web2.0網站因勢設立。
Web 2.0這個概念由O'Reilly媒體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Tim O'Reilly(提姆‧奧萊理)所提出,Web 2.0是新一代的網路服務,是雙向互動,其重要精神在於使用者的參與。Web 2.0是新一代的網路服務,是雙向互動,其重要精神在於使用者的參與。透過Web2.0的網路中用戶的互動性,產生一個強大的互聯網,雙向的交流溝通,以「使用者」為核心,把生產、掌控資料的權力交還給使用者,是以使用者之間的互動為主體。
Web2.0 | |
生 態 | 大多為讀寫互動的網路世界 |
對 象 | 全球上億網路使用者 |
網路媒體 | 部落格blog、維基百科Wikipedia等 |
內容型態 | 分享型態的內容 |
資訊結構 ─ 分類邏輯 | 分眾分類(Folksonomy) 依標籤tagging 關鍵字分類 |
談到Web2.0,它的重要元素是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使用者產生內容。簡言之是強調「即時」、「雙向」、「互動」、「分享」,使用者為主導的潮流。1.「平民發聲」。 2.「全民評分」。3. 更最重要是「平民內容」。例如:一篇自己身邊的新聞訊息、一段自己養的小狗影片、 一首自彈自唱的錄音、一則自己摸索出來的使用說明、 一張自己隨手拍的照片等,不需太專業卻能全球分享。(內容為王)。
Web2.0對使用者來說,有很好的發言、發聲之處,自我展現的機會也變多,也吸引許多同好。Web2.0對企業來說,能快速找到企業所要的目標群眾、目標市場,利用Web2.0的社群媒體行銷,口碑效應的擴散。例如:電影海角七號就是運用這個概念。Web2.0的憂慮之處,內容經過設計,資料外洩的問題、隱私權的問題,以及人際關係更為複雜且重度使用,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OpenID
一種共享式的帳號登入、識別系統,可以先在各大「OpenID註冊中心」免費註冊一組專屬的帳號,然後拿這個OpenID來登入其他「支援OpenID登入的網站」。
透過OpenID的標準化獨立認證、登入方式來登入各大網站,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註冊一次OpenID的帳號,就可以在每個支援OpenID登入的網站來去自如,不用再重新註冊或管理多組帳號、密碼,看起來方便多了。
以往在網路上每使用一個網站就得在該網站註冊一個組帳號密碼,除了容易忘記、搞混之外,也容易被不肖業者或假網站騙取帳號密碼。如果以後有更多網站支援OpenID登入的話,網路的世界也許會更美好一些吧…。
NuWeb(Net User's Web)
提供「一套簡單好用的社群、入口網站系統」,以讓使用者用來挑戰(至少是擺脫)Google(Blog)或Youtube(Video)這些Service Provider。
一種互助合作的分散式入口網站,使用者擁有幾乎無限制的使用空間、
更先進的搜尋、分享與知識管理功能,整個社群將由所有使用者共同參與、共同分享、共同擁有、共同治理,就是最理想的網路民主新時代。
而有些學者認為,Web 3.0則是一種全面開放性的概念,每一個人都是擁有相當權力的個體,然而在此我們不免思考,開放後的問題將會接踵而至。最基本的隱私權、著作權等問題,將會比現今越來越嚴重,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目前來說已經有些難度了,未來更是難上加難。另外,技術上的問題包括電腦的cache量如何決定,電腦存取人數和流量管制,這些都很有可能在還沒全面開放完全就先癱瘓了,因此這種理想的開放式網路空間似乎還離我們有點距離。
NuWeb「分散式」、「P2P式的社群、入口網站系統」
資料來源:http://charlesc.ilovemeow.net/node/695/print
擴增實境AR (Augmented Reality)
有些人認為,在Web 3.0的特性中有一點是「資訊3D化」,未來在所有資訊上都將以3D的方式呈現在眼前,而這非常具有視覺上的效果之外,更能具直覺性的操作任何器具,因此將虛擬的資訊加在現實生活之中,形成了所謂的擴增實境的概念。
擴增實境的特性主要分為三點:第一是將虛擬的物體或資訊與現實空間做結合,第二為即時性,第三則是3D的呈現。
雖然現今擴增實境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遊戲、教學或導覽方面,但目前仍未普及,對於這項技術應該多思考未來在人類實質上的優勢在哪?其killer application的關鍵點會是何者?而這也是我們必須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最後在談Web3.0之前,我們應該先思考Web 2.0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