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Xplorer(創世紀市場研究公司)透過ARO網路測量調查,以了解網路環境之收視率及網路使用行為,而ARO系統由不同的指標來進行分析,本文首先說明ARO系統之分析指標,並由指標進行台灣地區網站使用情況分析。
一、ARO系統指標說明:
以下簡介創世紀市場研究公司ARO資料庫所提供之網路收視率分析指標說明,或參考ARO系統網站
1.ARO Value(Access Rating Online):
用以評估目標網站之總體表現的衡量指標,為綜合考慮三種衡量網站表現的因素(包含廣度、忠誠度與黏度)之數值。
ARO = 到達率 ╳ Web連線到達率 ╳ 單次造訪停留時間
2.到達率(Reach):
調查期間內,至少到過研究目標一次的網路使用人數占整體上網人口的百分比。
3.Web連線到達率(Web session Reach):
調查期間內,網友連上Web並曾造訪過研究目標的連網次數,相對於總體網友連上web總次數 (Total Web Sessions) 之百分比。
4.單次造訪停留時間(Duration Per Visit):
調查期間內,每次連線使用web時,網友造訪在單一次連線裡會造訪同一研究目標的平均重複造訪次數。
5.不重複使用人數:
調查期間內,至少到過研究目標一次的網路使用者人數,不重複使用人數則仍記為1人。
6.佔目標族群比率:
調查期間內,造訪過研究目標網站的目標族群人數,占整體網路裡目標族群總人數之百分數。此參考值用以觀察您可以透過此網站接觸到多少比率的目標族群。
7.總瀏覽網頁數:
調查期間內,網路使用者於研究目標所瀏覽網頁數。
8.平均瀏覽網頁數:
調查期間內,平均每位造訪網友在研究目標所瀏覽網頁數。
9.平均Web連線次數:
調查期間內,每位造訪網友平均Web連線次數。
10.單次連線造訪次數:
調查期間內,每次連線使用web時,網友造訪在單一次連線裡會造訪同一研究目標的平均重複造訪次數。
11.平均使用時間(分鐘):
調查期間內,單一網友造訪研究目標的平均使用時間。
二、台灣地區網站使用情況分析
下表為ARO系統2003年至2007年所進行的台灣上網人口基礎調查,由表可知台灣2003年至2007年之上網人口數由2003年的9,230,000人,增加至2007年的11,937,756人,共增加了兩百多萬上網人口,其中又以20~29歲北部的男性為主要上網人口。
由於ARO系統之調查方式乃以收視戶主動下載調查軟體來進行資料存取及測量,此類用戶多為重度網路使用者或具有網路相關專業知識者,而具備此特性者洽為ARO系統所調查之網路使用之主要人口,由於資料來源之不同,可能造成資料之偏差,在分析時應由系統資料之取得方式來進行分析及探討。
透過ARO系統進行報表分析台灣網站ARO值排名之前十名網站,ARO值代表網站之廣度、忠誠度與黏度,用以評估目標網站之總體表現。由下表可知,台灣ARO值排名前十名網站,內容類別以入口網站、搜尋引擎及社群類型網站為最,但由於google與yahoo分別有台灣地區及全球網域進入排名,google.com與google.com.tw兩個網域排名相似,yahoo.com.tw與yahoo.com之排名卻有明顯之不同,因此yahoo網站之地域性較google為強,此與網站之內容類型有關。
而由總瀏覽網頁數發現,無名小站雖為排名第三之網域,但其總瀏覽網頁數卻較facebook為多,此與網站資訊架構與提供內容之方式相關,facebook將資訊集中於一頁面中,而無名小站以相簿及部落格服務為主,每一頁面顯示一張照片或一則部落格文章,因此總瀏覽頁面較facebook為多。

另外,有趣的是,排名第五的youtube.com網域,其總瀏覽網頁數、Web連線到達率、平均Web連線次數及單次連線造訪次數等分析數據,都較排名第六的google.com.tw為低,顯示google.com.tw的網站廣度及忠誠度較佳,那麼使得youtube.com排名較佳的原因為何?由下表之「平均使用時間」、「單次造訪停留時間」與「平均使用天數」等三個指標,youtube.com之數據皆高於google.com.tw,顯示youtube.com之網站黏著度較高。由網域之內容類型來思考,google.com.tw屬於搜尋網站,使用者利用其進行資料搜尋,當搜尋網站提供搜尋結果予使用者後,他們便會連結至外部網域,當使用者仍要進行搜尋時,才會在搜尋網站上停留。相反地,線上影音網站提供許多影音資訊予使用者觀賞,使用者需要花費時間在網站上觀賞影片,因此由於搜尋網站與線上影音網站提供之服務以及網站特性之差異,使得他們在網站廣度、忠誠度與黏著度上,各有不同的表現。
三、學生使用者較常使用的網頁類型
由ARO系統進行一般使用者與學生使用者之網站流量排名,得出前十名結果如上表,未重複之網域以紅色框線標註,可初步思考網域之使用族群不同,可能由網站特性造成,或是該網站之網頁設計方式及提供之內容服務,乃為特定族群所設計。
將學生使用者之網站流量排名前50明知網站內容類型進行統整於上表,學生使用者較常使用的網站類型前三名為社群網站、入口網站及線上影音網站,而社群網站含括了網站排名之第1、3、9、19、39及50名,分別為facebook.com、wretch.cc、pixnet.net、plurk.com、1796.com.tw及roodo.com等五個網域,並將大學生的社群網站使用情形,前四名流量排名之網站指標列於下表。
觀察facebook.com與wretch.cc之指標,wretch.cc之網站到達率較高,顯示此網站可接觸到較廣的使用者,而其Web連線到達率亦較facebook.com為高,顯示wretch.cc之網站廣度及忠誠度較高,但在平均使用時間及單次造訪停留時間上,facebook.com之指標數值較高,也顯示其網站黏著度較高,另外,流量排名第四名的plurk.com在平均使用時間及單次造訪停留時間上,亦高於排名第三名的pinet.net,由此可思考網站提供之服務或介面設計之不同,是否會影響網站在廣度、忠誠度及黏著度上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